站内检索:
2021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山东分团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
发布日期:2021-09-29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


9月23日至27日,来自山东大学、山东财经大学、山东理工大学、曲阜师范大学、山东交通学院和济南大学6所高校的韩国、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30名中外青年参访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、传统文化设施、美丽乡村和工业企业等,体验优秀传统文化,了解我省社会发展。以“绿色低碳、永续发展”为主题,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增进理解和友谊。本次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韩国SK集团共同主办,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、济宁市外事办公室、曲阜师范大学等多家承办。

一、传统文化中看永续发展


9月24日,中外营员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孔庙、孔府,触摸“东方先哲”千年文脉,感受山东文化底蕴。孔府、孔庙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,推崇儒学的表征,以丰厚的文化积淀、悠久历史、宏大规模、丰富文物珍藏以及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。“内院影壁墙有一幅画,寓意是告诫后世子孙要戒贪,孔家已享有了足够的荣华富贵,过犹不及。”中方营员作为导游,向营员们介绍了孔府的小故事。真正做到了“在游中学”。

9月25日,中外营员走进孔子博物馆、中国教师博物馆。作为“三孔”文化遗产重要延伸,展示至圣先师孔子生平、思想以及孔氏后裔生活的孔子博物馆,吸引了营员们的注意。在中国唯一的教师博物馆,营员们共同体验历史悠久的“孔子行教像”拓印艺术,共同发出青年倡议。

韩国籍曲阜师范大学学生石和姈表示:“我来中国学习历史,这次研习营的活动提高了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。通过到孔府、孔庙访学,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历史和儒家文化的魅力,帮助我加深了对于历史学习的了解,也对之前学习过的中国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。”

俄罗斯籍济南大学学生娜塔莎学习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,她对中国文化,尤其是儒家文化十分感兴趣。她最喜欢的《论语》中的一句是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。因为所学的专业,娜塔莎也十分尊崇孔子的教育理念。“子曰,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,她非常认同孔子提出的温习知识的重要性,认为这对现代学习与教学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。

二、山河湖海中看绿色发展


24日研习营来到太阳纸业,围绕“创新创业与绿色发展”,参观先进生产线和节能环保技术。太阳纸业集团系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军企业,污水处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节能环保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。企业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情况,营员们纷纷点赞。

中外营员围绕“减贫实践与绿色发展”主题,参观尼山脚下鹿鸣田园和生态有机农业,体验田园乡居生活,了解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下美丽乡村的发展变化。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在遥远的西周年代,我们的祖先就借助‘鹿鸣’这一祥瑞事件表达对尊贵来客的热烈欢迎之情,今天我们怀着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景仰之情,借古通今,热情欢迎大家来一起体验‘尼山鹿鸣’”中佳海蓝集团董事长侯晓晨说。

营员们参观智慧化连栋温室、采地瓜叶、刨地瓜、品尝农家饭、亲手种下一棵树,在介绍与体验中,中外营员进一步体会到尼山鹿鸣示范项目所承载的智慧农业、农旅融合、多元化产业发展等多个功能,也明白了尼山鹿鸣如何实现减贫与绿色发展。

25日中外营员前往曲阜师范大学南四湖生物标本室,并就“减贫实践与绿色发展”展开讨论。在了解了南四湖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情况和南四湖人文历史后,中外营员们就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精彩表述引得掌声阵阵。

三、文化分享中看青年发展


25日晚,在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,举办了“文化分享六艺展演”活动,围绕“青年成长与绿色发展”主题,通过孔子时代的礼仪、音乐、舞蹈、射艺、书法的互动展示,带领外国青年体验剪纸、戏曲、武术等非遗艺术等方式,向中外营员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成长的深邃内涵,帮助青年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哲学智慧。

在六艺表演中,来自孟加拉国的马苏得到了一幅营员赠的“墨宝”,上面写着他的中文名字。他表示十分开心,要好好珍藏这份礼物。

在互动环节,塔吉克斯坦籍营员云晖拿着毛笔,认认真真地用汉语写下“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是好兄弟”。他对今天的行程也很满意,未来他想学习汉语国际贸易专业,想从事中塔贸易。“中国商品种类众多,价格便宜,希望向塔吉克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。”

26日晚,一场青年联欢在曲阜师范大学青年活动中心礼堂举办。围绕“多元文化与绿色发展”主题,来自不同国家的营员们精心准备了才艺表演和展示,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志愿者表演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舞、民族舞,展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题走秀;共同唱响经典歌曲。司亚兰是斯里兰卡籍山东师范大学学生,她现场表演了一曲来自祖国的热情洋溢的舞蹈。 她告诉记者:“人不能过分贪婪,我们对待环境也是一样。不能只从环境中无节制地索取,我们要注重可持续发展。”卡丽娜来自俄罗斯,她用汉语朗诵了一首徐志摩的“再别康桥”。“我很喜欢中国的建筑,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,愿意多多体验。”

在实地参观中分享体会,在座谈交流中发现机遇,在密切交流中收获友谊。中方营员杨福成、米颖在活动中,既做向导,也做翻译,为推介中国文化还多次登台表演节目。他们都希望,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认识,在研习营中交织回荡,从而创造更好的世界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