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检索:
从彩绘壁画“戒贪图”中感悟孔府家风
发布日期:2017-08-16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3月份,我有幸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。在全国廉政教育基地,讲师们结合“三孔”廉政教育景观的人文掌故,引经据典,旁征博引,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崇廉尚勤教育课。一景一品、一石一树,使我们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、滴水藏海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孔府家规家训、家风故事,在修身齐家、廉洁从政等方面,仍具有影响深远的现实意义。

    “戒贪图”是我们此次廉政教育的重点景观之一。“戒贪图”中描绘的是一头貌似麒麟的神兽,叫做“犭贪     ”(音同“贪”)。“ 犭贪      ”外形俊美,体格矫健,但其内怪诞凶恶,生性饕餮。在这幅壁画中,“犭贪 ”的四周布满了彩云,彩云之中全是被它占有的宝物,即神话八仙所持宝器。但“犭贪”并不满足于此,仍然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,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,甚至欲独吞宇宙。这头贪婪的天际神兽终因贪得太多,难以承载,落了个葬身大海的下场。

当年,孔府主人衍圣公把“戒贪图”这幅特殊的彩色壁画立于孔府内宅门内里,正面朝内,正对府中前上房,作为内宅的屏门。去过孔府的都知道,孔府是一座住宅与官衙合一的建筑,内宅门也是宅与衙分界处,是衍圣公每天出入必经之地。据说,衍圣公请工匠绘制“戒贪图”时,还立下一个特殊的家规:每当衍圣公从内宅出来路过照壁时,跟班的差人必须高喊一声:“公爷过犭贪      了!”表面上是出于礼仪向外通报衍圣公要出门,实则是提醒衍圣公到外面后,一定要以德为本,秉持厚道的家风和保持清廉俭朴的形象,切不可做贪赃枉法之事。

孔子的一生重道义轻财利,所谓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,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,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一定的限度,就会祸及其身。孔氏家族正是秉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精髓和家训家风,除以文字约定的家规外,还利用图案视觉上的冲击,绘制这幅“戒贪图”,挂在家中的显眼位置,犹如衙门大堂之上的“明镜高悬”牌匾,作为家族正心修身的家训,以告诫子孙,不断警醒、激励着孔氏后人牢记圣人的教诲,保持俭朴家风,切不可像贪婪的天际怪兽那样贪婪纵欲。

如今,“戒贪图”作为孔府特殊家训被赋予了现实意义,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崇廉尚勤教育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。细细品味“戒贪图”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,声情并茂的孔府特殊家训,让我们从圣哲先人思想和历史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齐家、廉洁理政的智慧,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,强化自律意识,廉洁从政。 (领事工作科 高建军)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