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检索:
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概况
发布日期:2017-07-10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济宁市,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,是山东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。辖二区市七县,即任城区、兖州区、曲阜市、邹城市、微山县、鱼台县、金乡县、嘉祥县、汶上县、泗水县、梁山县。总面积1.1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约850万人。市区行政区域面积拓展到1534平方公里,人口增加到209.6万人,已进入国家二类大城市行列。

济宁素有“孔孟之乡、礼仪之邦”的美称。世界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、孟子都出生在这里,是中华文明儒家文化发祥地。曲阜的孔庙、孔府、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一年一度的“中国(曲阜)国际孔子文化节”,吸引海内外宾朋云集东方圣城。济宁还拥有邹城“四孟”(孟府、孟庙、孟林和孟母林)、水泊梁山、微山湖、嘉祥汉画像石刻以及汶上太子灵踪塔等名胜古迹。

济宁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通讯便利。京沪铁路、京九铁路纵贯南北,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跨东西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4.3公里。京沪高铁途径济宁曲阜站点。济宁曲阜机场开通至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沈阳、昆明、大连、哈尔滨、厦门、无锡、重庆、深圳、西安等航线。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,内河航运发达。济宁距离日照港200余公里,距离青岛港400余公里。都市区BRT快速公交系统正式启用。移动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络覆盖城乡。

济宁物产丰富,煤炭、电力、淡水等资源充裕。煤炭储量260亿吨,年产原煤8115万吨,是中国重点开发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。年发电量494亿千瓦小时。淡水储量60亿立方米,石灰石储量20亿立方米,建材石料储量20亿立方米。稀土矿储量1300万吨,居全国第2位。

2016年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进步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2亿元人民币,是2011年的1.5倍。地方财政收入391.5亿元,基本实现翻番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万亿大关、达到12706亿元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9987元、13615元,是2011年的1.6倍、1.7倍。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,荣获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。全市累计境外投资70亿美元、居全省第2位,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,实现进出口总额265亿美元,4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济宁投资项目达到84个。

济宁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。粮食总产量115.6亿斤,森林覆盖率38.5%。支持发展农业、生态农业,建设现代渔业园20个,生态渔业养殖面积达35万亩。

    济宁工业门类齐全,基础雄厚,结构不断优化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213家,达到2624家。全市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9家,4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。拥有煤化工、工程机械、专用汽车、生物技术、纺织新材料、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。目前,已有美国惠普、美国甲骨文、美国国际纸业、美国伊顿、美国爱科、德国巴斯夫、意大利倍耐力、韩国三星、日本小松、日本伊藤忠、泰国正大、马来西亚嘉里集团等48家世界500强企业,以及华润集团、华能集团、中材集团、保利集团、国药集团、吉利集团、万达集团、联想控股、汇源集团、娃哈哈集团等76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济宁。

济宁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健康发展。济宁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,济宁农高区晋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。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9家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、院士工作站42家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。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14 所,在校生150.8 万人。其中,普通高校7 所,在校研究生3654 人,本专科生11.07 万人;成人高校2 所,在校生3.33 万人;中等职业学校20 所( 不含技工学校),在校生4.67 万人;普通高中37 所,在校生13.26 万人;普通初中251 所,在校生26.73 万人;小学1048 所,在校生64.69 万人;特殊教育学校13 所,在校生2367 人;学前教育幼儿园1936 所,在园幼儿26.45 万人。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% 以上。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,公共图书馆11座,艺术馆1座,文化馆12座。有各类卫生机构6631个,医疗床位46723张。成功举办第23届省运会和第9届省残运会。

济宁市着力开展对外友好交往,与日本足利市、法国米卢斯市等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对子,与韩国大邱市寿城区、日本小松市、俄罗斯塔甘罗格市、巴西圣保罗大区奥萨斯科市以及美国、德国、南非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,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经贸伙伴关系,并积极支持世界各地300余所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明成果。济宁始终不渝地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根据省委省政府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》,济宁城市发展以建设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为目标,不断提升济宁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的地位和作用,充分发挥在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区经济管理、科技创新、信息、交通、旅游等方面的优势,逐步将济宁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、城乡融合发展、生态良好宜居、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。

孔子曰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。热情好客的济宁人民欢迎海内外宾朋光临,感受中华文明,品味儒家文化,开展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,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。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